栏目

学校要闻

星辰向海处 青春绽光彩——绿海星青年与时代同行的精神密码

2025-05-04

  五月的晨风掠过徽州古城的马头墙,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党建馆边的五四纪念雕塑在晨曦中愈发清朗。这座以“星青年”命名的雕塑群像,定格着不同时代青年仰望星空的姿态:有人手持书卷凝望苍穹,有人高举旗帜誓言捍卫,有人托起航天器模型,有人正在调试智能机械臂边,有人手捧奖杯从国赛中走来,有人手捧五四奖章展示创业之星的风采……这座雕塑群像恰是绿海学院青年群体的精神图腾,他们在传承五四精神中铸就新时代的青春力量。

  星火传承:解码百年前的青春密码

  1919年的北平街头,青年学生举起的横幅浸透着“救亡图存”的热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曾言:“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这种觉醒意识穿越百年时空,在绿海学院“星青年”培养体系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绿海学院将“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髓注融入星青年文化,构建起“通识教育+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三维育人模式,打造绿海学院的以职业精神为核心、以人文精神和科技精神为两翼的绿海新“三牛”精神,洋溢着“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时代因我朝气蓬勃,世界因我仰慕中国”的青春神韵和时代气息。


  在星青年科创馆里,机器人大赛团队、新能源汽车雷达识障团队、网络安全攻防对战团队、AI数字人创意设计团队,正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潜心实验。这方寸天地间,洋溢着浓厚的智匠创新文化,百年前“赛先生”的呼唤与当代科技报国的理想形成奇妙共振。青年创客空间里,3D打印机吞吐着火星车模型,人工智能小组正在调试助老机器人,这些具象化的创新实践,正是对五四精神最鲜活的注解。

  星河璀璨:新时代的青春坐标系

  绿海学院星青年培养工程独创“北斗七星”能力模型和“一二三四五”工程,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健康体魄、审美情趣,这七维坐标不是简单的技能叠加,而是构建起立体化的青年成长生态系统。星青年将论文写在江准大地上,星青年团队运用新媒体数字直播和区块链技术打造乡村振兴现代营销体系和溯源系统,让徽州鲜笋、祁门红茶和舒城小兰花等插上数字翅膀,飞向远方。


  2023年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绿海“天工开物”团队设计的救灾机器人模拟器摘得一等奖。这款能穿越复杂地形的小微机器人,机械臂上特意镌刻着李大钊《青春》中的名句:"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这种技术理性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特有的精神气质。

  2024年全国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上,绿海学院星青年学子勇夺职教两个赛道的省级一等奖,创新创业大赛中勇夺三项金奖,2024年获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省级技能大赛三个一等奖。获批省“双高计划”建设校和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安徽数字创意职教集团和长三角数字创意与3D打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正式获批和成立,这一切都为新时代星青年的培养与成长打造黄金实践实训基地,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星海征途:写给2049的青春誓言

  在“强国之路·青春使命”主题活动中,00后学生们在时光胶囊里存入写给2049年的信笺。有人承诺要通过出海吉隆坡科技大学学习深造,本硕博连读,投身产学研,攻克量子计算机的容错难题,有人立志建立乡村美育网络,有人立志用好现代人工智能AI技术做新时代的超级个体,用新科技创造“星”未来,这些具象化的理想勾勒出民族复兴的青春图谱。正如学院“星空论坛”上青年教师演讲所言:“我们不是要成为划破夜空的流星,而是要成为点亮星系的星青年特属恒星。”


  徽州古民居的砖雕上常见"读圣贤书"的铭文,而今绿海学院的实验实训室里,“编程即修行,创新即修炼”成为新训诫。这种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让五四精神在数字时代中焕发新生。当学生们在虚拟仿真实验室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时,他们正在用星代码续写百年前“改造旧社会”的青春誓言。

  绿海学院香樟大道两侧,刻着历届优秀毕业生的星辰坐标:大数据测试工程师、数字人场景应用设计师、AI人工智能训练师,创新创业CEO,乡村旅游IP打造规划……这些坐标连成的轨迹,恰似银河落九天。当晨光再次照亮“星青年”雕塑群像,那些仰望的姿态已然化作前行的脚步——因为真正的星辰大海,永远在奋进者的征途上。在这条永不停歇的青春赛道上,每个星青年都在书写着“强国有我”的《新青年》篇章。  

  星青年导师陈孝云,撰于2025年5月4日




分享到: